日照: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座城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5-05-07 14:44:00    来源:


一把剪刀,一方小店,三十五载如一日。当“涨价”成为市场常态,山东日照乡村理发师宋常君却以“5元不涨价”的承诺,在方寸之间刻写下诚信的刻度。这份看似简单的坚守,不仅是个体对初心的守护,更折射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善大德”的深层价值。

坚守的背后,是精神坐标的锚定。从3毛钱到5元钱,价格表上的数字停滞了35年,但宋常君的诚信刻度却在时光中愈发清晰。面对“适当涨价”的劝告,她以“街坊不易”回应;面对家庭生活的压力,她以“能维持就行”自勉。这种超越经济逻辑的坚持,恰是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生动落地。当物欲喧嚣冲击价值判断时,宋常君用行动证明:诚信不是束之高阁的道德标尺,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哲学。她的理发店,既是服务乡邻的场所,更成为传递价值的“道德课堂”——在这里,每一次剪刀开合,都在为文明的地基添砖加瓦。

温情的延伸,是文明力量的生长。为老人免费上门理发、定期赴养老院义剪……宋常君的服务早已突破商业边界,转化为联结人心的情感纽带。这种“以心换心”的互动,让乡村社会的人情味愈发醇厚,也让“利他”成为可感可触的日常。从一人一店到一城新风,日照市持续擦亮“实诚日照人 温暖日照城”品牌,文明的种子在日照市“典型100”培育机制的沃土中生根发芽,82名“中国好人”、432名“山东好人”如繁星点点,印证着“德不孤,必有邻”的深刻哲理。

时代需要灯塔,但文明的底色往往由微光绘就。有人慨叹“人心不古”,宋常君们的故事却如清泉涤尘:照顾200余名残疾人三十年的辛兴芬、火场逆行救人的何玉东、拾金20万元完璧归赵的陈常菊、扎根深山守护健康的王远平……这些“小人物”以最朴素的姿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街头巷尾。他们的存在昭示:文明的刻度,不在楼宇之高,而在凡人善举之广。当“典型100”将个体星火燃为群体炬光,一座城的温度便有了不竭之源。

银杏年轮镌刻时光,道德星火汇聚成炬。每一个“宋常君”的坚守,都是文明长河的一朵浪花;每一份平凡的善意,都在为民族精神家园添砖加瓦。这或许正是新时代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守护平凡中的伟大,方能筑牢文明的根基。(马颢嘉)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
Baidu
bv1946伟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