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15:01:00 来源:人民网
“咚咚锵!咚咚锵!”在郯城县重坊镇杨寺村,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一支由镇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的报喜队伍,抬着“教女有方”锦旗,捧着大红花,浩浩荡荡走向“好媳妇”解震侠的娘家。当解父接过沉甸甸的“好人之家”门牌时,围观的乡亲们爆发出热烈掌声:“这阵仗比娶亲还热闹,老解家真是教女有方!”
一面锦旗三重礼 文明新俗树标杆
这场别开生面的“喜报送娘家”活动,已成为郯城县深化移风易俗的特色品牌。该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文琪介绍:“我们打破传统奖状+奖品的单一模式,创新‘锣鼓队报喜+锦旗授牌+家风故事传播’三维礼遇机制,让文明家庭既有面子更得实惠。”在重坊镇,每个受表彰家庭都能收到一面绣着“教女有方”的定制锦旗、一块悬挂在娘家门楣的“好人之家”标识牌,再由村党支部书记带着锣鼓队,欢欢喜喜、风风光光将锦旗送到“好媳妇”父母手中。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表彰方式,不仅让村民有了学习“标杆”,更激活了乡村家庭的荣誉竞争意识,让“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新时代家庭美德成为社会共识。
一个榜样带动一片 和美乡风润心田
在重坊镇杨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媳妇”志愿服务队成员尹传恩在家风故事分享会上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嫁到杨寺村以来,和公婆相处一直都是互相包容理解。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我便将照料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作为生活重心,在我的照料下,今年婆婆97岁,公公94岁,成为了村里最长寿的夫妻。村里把我评为‘好媳妇’,还给我娘家送了锦旗,整个村里都很羡慕,家里特别自豪”。为广泛传播和弘扬好媳妇的先进事迹和家风家训,郯城县重坊镇组建了“好媳妇”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好媳妇”家风故事分享会、家风家训培训会等活动,以家风“小气候”温润乡风“大环境”。重坊镇宣传委员盖云霞算了一笔“文明账”:“好媳妇”志愿服务队成立后,还积极参与矛盾调解、移风易俗等工作,2024年累计调解赡养纠纷23起,简办红白事47场,节约资金超20万元。
一套机制全域辐射 德治善治显成效
走进花园镇刘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美德积分榜”前人头攒动。村民通过参与家风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获取积分,可以在美德积分超市兑换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福利。“现在争当‘好媳妇’不仅是荣誉,还能给家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刚用积分兑换了 的村民宋丽笑着说。花园镇宣传委员杨传宗表示,刘湖村将“好媳妇”纳入美德积分体系,建立“好媳妇档案”,再由“刘湖教育基金”用来保障美德积分超市日常运行和送喜报等仪式常态化开展。通过推广“敲锣打鼓送喜报”表彰模式,郯城县对评选出的“身边好人”“好婆婆”“好邻居”“好岳父母”等各类先进典型,均组织热闹且庄重的送喜报仪式,彰显对先进典型的尊崇与褒奖。这一创新表彰模式,有效提升了先进典型的社会荣誉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在全县营造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