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美德信用筑根基 文明新风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5-09-09 11:22:00    来源:东营文明网


清晨,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的“孝老爱亲积分超市”已热闹起来,村民李大姐用攒了半年的积分兑换了一袋面粉,墙上的积分榜上,“婚事新办”“义务巡逻”等字样格外醒目。近年来,东营市狠抓美德信用建设,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肌理,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美德信用是破解陈规陋习的“金钥匙”

在东营区史口镇东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筹备喜宴

“以前一场婚礼至少花费四五万元,现在在村里喜事大厅办婚宴,省去了场地费用等,算下来能省两三万元。而且亲朋好友出门就能聚到一起,我很满意。”东营区史口镇东一村的一场婚礼,成了社区里的“新风样板”,这场没有高额彩礼、没有奢华宴席的婚礼,背后是东营市以美德信用建设涵养文明乡风的扎实实践。

东营市将美德信用作为破解陈规陋习的“金钥匙”,让无形的道德力量转化为有形的行为规范。在东营区,“三化三强”路径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14个部门单位协同推出30余项活动,红白理事会骨干全员培训,“孝老爱亲积分制”“简约礼”等特色做法在镇村推广。全区修订的村规民约中,“抵制高额彩礼”“反对大操大办”等条款清晰明确,文明风尚倡议十条成为群众的“行为指南”。

美德信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航向标”

垦利区永安镇一村村规民约

垦利区则通过“村规民约+积分制”让美德可感可及。杨庙社区围绕“勤、诚、和、美、孝、善”六方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孝亲敬老等内容细化为积分指标,村民凭积分可在“美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现在村里比的不是谁家彩礼高,而是谁家积分多、家风好。”社区居民宋文娟笑着说。

自《东营市推进乡村美德积分金融转换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以来,东营市持续探索“美德积分+信用体系+金融激励”新路径,打造“美德信用特色商圈”,将信用融入27个行业领域的企业“产供销”全生命周期,引导居民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将无形的美德转化为“做好事有好报”的正向激励,让“要我文明”逐渐转变为“我要文明”。截至目前,全市已涌现“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6453户,优秀家庭角色1.1万余名,形成“家家争先进、户户讲文明”的生动局面。

美德信用是推动社会共治的“动力源”

大山自然村组织村民志愿小分队开展进户宣传活动

河口区义和镇颐丰新村大山自然村村民吕传茂作为社区志愿者获取不少积分,从“信用超市”换取了不少生活用品。他高兴地说:“信用超市不仅能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让俺们参与了村内的不少事务。”

这得益于河口区义和镇积极探索“积分制+幸福超市”管理模式,形成了奖惩清晰、积极向上的乡村治理环境,大山自然村在此基础上,探索落实了乡村治理积分制,运用积分制管理方式,形成了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遵守、志愿服务开展等5大项23小项幸福积分赋分项目,以及破坏公共财产、婚丧恶俗等5大项35小项负面扣分项目。乡村治理积分制涵盖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值明确,激发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以“小积分”汇聚移风易俗“大文明”、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东营市深化美德信用建设,扩大美德信用应用场景,大力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涵养了社会共治的精神土壤。

东营市深耕美德信用建设,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以美德信用建设为契机,涵养文明新风、引导向上向善、促进社会自治,绘就了“美德东营、文明东营”的动人画卷。

  • 公众号

文明山东公众号
返回顶部
Baidu
bv1946伟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