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15:31:00 来源:免费下载伟德app
编者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免费下载伟德app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紫藤花海中的文明答卷
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坐落于山东费县沂蒙山腹地,东临天蒙风景区,西眺龟蒙风景区,南临上冶水库,北依云蒙风景区,拥有6000亩山林,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果香慢谷”核心区。近年来,这座藏在森林覆盖率90%“天然氧吧”中的村庄,立足山水林果优势,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推动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氧吧振兴”特色路,先后荣获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红色基因滋润人心,传承奋进精神力量
红色资源是乡村文明的精神根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引擎。周家庄村深挖红色底蕴,将党建引领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党性教育阵地促增收。2019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将该村定为现场教学基地,创新“美丽乡村+党性教育”业态模式,周家庄“三同教育”教学点为党员干部搭建了一个亲历群众生活、感受村情民意、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平台。如今,“三同教育户”从20家增至78家,带动农户年增收超10万元。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整合6000亩山林、3000亩樱桃园等资源,由党支部领办民宿合作社,推动23家农家乐、32处采摘园、40余家民宿形成集群效应。发展高桩馒头、盆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庭院经济100多户,人均收入超3万元。产业与文明协同推进。持续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加快沂蒙乡愁民宿建设,培育紫藤、大樱桃等花果产业,积极联系企业、合作社举办费县紫藤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企业与村民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明进步”的正向循环,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价值转换的生动写照。

文明实践德化人心,滋养向上向善社会风尚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周家庄村以文化浸润为路径,以“五爱”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把“关键小事”办到群众心坎里,让文明实践充满温度。精准化服务覆盖需求。开展“爱心洗衣”“爱心理发”“爱心课堂”“爱心食堂”“爱心公益超市”等“五爱”文明实践活动,集中为服务对象解决一批“关键小事”。每月10日常态化免费为老人理发,志愿者定期上门收取孤寡老人衣物,洗净缝纫后送回;志愿者周敏手中的血压计为6位老人揪出健康隐患;连续三年开设“爱心课堂”,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选调生宣讲励志故事,鼓励学生追梦,惠及110余名学生。典型示范树榜样。连续两年开展“美德田庄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志愿者”等评选,“好媳妇”李红梅十二年照顾瘫痪公公的事迹被绘成连环画,展示于村口榜样广场和文化墙,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文化活动聚人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科普及、急救培训、法律讲座等活动,村民参与率超95%;新编柳琴戏《新风新貌新气象》传唱文明故事,让传统艺术成为文明传播的“活载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

乡村善治凝聚人心,筑牢乡村振兴坚实后盾
完善治理体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为文明创建提供保障。健全治理机制。发挥“六会两规”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效能,围绕人、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码上公开”;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监督队伍作用,严防小微权力腐败、损害群众利益情况发生。精细治理达末梢。周家庄村划分为6个网格、22个胡同,科级干部“周三下村、乡亲见面”,村党员干部“由事看表现、红黄榜上见”,形成“条块结合”的网格管理新模式;打造“清和紫藤”调解品牌,七十多岁的周玉芬用“马扎工作法”在紫藤架下调解纠纷,实现“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庄”。移风易俗畅新风。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吹散陈规陋习,漾起文明新风。
周家庄村立足绿色生态、红色底蕴,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服务为纽带、以文化为灵魂,让紫藤花海与文明新风交相辉映,标注着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