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14:54:00 来源:免费下载伟德app
编者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免费下载伟德app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以文明为笔,绘就现代化城镇新画卷
在临沂市兰山区中部,一座洋溢着蓬勃生机的城镇,正以文明为墨、以初心为笔,描摹着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枣园镇,这片64.46平方公里的土地,凭借着区位的天赋之优、产业的澎湃之力、文明的浸润之美,先后摘下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卫生乡镇、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如今,正奋力打造产业集聚、创新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而坚定前行。

枣园镇陆庄华鑫村举办“九九重阳节”敬老宴活动,为130多位老人公益拍摄全家福
党建引领聚合力,文明创建谱新篇
“文明创建从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镇人同心共奏的交响乐。”枣园镇党委书记李学正的话,道出了创建工作的核心。近年来,枣园镇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的“牛鼻子”,构建起“1+N”文明创建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中枢,联动36个村的实践站、文化广场等阵地,织密“镇—村—网格”三级服务网。
“党建+网格+大数据”的创新模式,催生出“群众点单、网格接单、中心派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从路灯维修到矛盾调解,560余件民生难题被一一破解,98%以上的群众满意度,是对这份用心最直接的点赞。
为让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枣园镇投入100余万元打造“一所多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小红枣”志愿服务总队与54支分队如星火燎原,8000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2024年以来,2000余场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周末非遗课堂”里,孩子们指尖流转着老手艺的温度;“枣园先锋”的旗帜下,党员们用行动诠释着担当,这些品牌项目,早已成为枣园文明实践的亮丽名片。

枣园镇产业园区林立,近处战新产业园、鑫源众创城比邻而兴,鲁南高铁纵贯其间;远处,地产品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
产业赋能强根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文明与经济,在枣园镇激荡出奇妙的共鸣。2024年,121.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成功突破百亿目标,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是这片土地活力的见证。依托京沪高速、鲁南高铁、潍宿高铁等交通大动脉,枣园镇擘画“四大片区”蓝图:北部战新产业先进工业区蓄势待发,南部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书香渐浓,中部宜居生活区烟火气十足,东西部都市农业区瓜果飘香。
项目落地到哪里,文明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地产品产业园,11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秘书”们穿梭其间,从手续办理到生产运营,全程护航。而“文明车间”“诚信商户”的评选,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融入企业的肌理,让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枣园镇镇域风貌——路网纵横延展,楼宇错次栉比
惠民工程暖人心,幸福生活成色足
走进小林庄村,柏油路平坦宽阔,绿树与红花相映,老人在广场上打太极,孩子追逐嬉戏,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徐徐展开。“以前这条路坑洼得能崴脚,现在不仅好走了,还成了‘文明示范街’!”村民李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2024年,枣园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群众齐参与,21.4万平方米的道路旧貌换新颜,64处特色景观点缀乡间,“博士村”“教师村”“华鑫孝善文化村”等12个特色村品牌各具亮点,8.8万群众共享这份蜕变。昔日的寻常村落,如今步步是景、处处含情。
“富芋工坊”“青创公社联盟”让致富路越走越宽,北曲坊滑雪场的欢声笑语、东风梅花鹿养殖基地的生机盎然、天泽木非遗“文化小院”的匠心传承,农文旅融合的火花,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精神的滋养同样沁人心脾。“清明剪纸”剪出思念,“端午包粽子”裹着温情,“百家宴”摆开邻里情长,“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传统民俗焕发新韵。连续三年的“枣园有好市”,每场都吸引10余万游客奔赴这场热闹,306户“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的故事,通过“线上+线下”全媒体矩阵传遍街巷,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枣园镇田间,农民抢抓农时起秧、插秧,一派繁忙景象
志愿服务树品牌,文明善治润无声
在枣园镇,“有困难找‘小红枣’”早已不是口号。这支以党员为骨干的队伍,用一次次护学岗的坚守、一场场义诊的贴心、一幕幕公益理发的温暖,把“小微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2万人次的服务、2.3万小时的坚守,他们的身影,是街头巷尾最动人的风景。
“枣园有好市”游园会上,青年志愿服务岗的红马甲格外醒目,800余次志愿服务让热闹里更添一份温情。移风易俗的春风里,36个村的红白理事会全程护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省下2000余万元,郑家庄村将“反对天价彩礼”编进小戏小剧中,30场巡演唱进了百姓心里。“儿子结婚没花冤枉钱,日子过得更踏实了!”杜大姐的笑容里,藏着文明新风带来的幸福感。
这里的每一笔,都有着为民的初心;每一画,都透着发展的活力。枣园镇正以文明为笔,在现代化城镇的画卷上,继续书写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崭新篇章,让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常开不败、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