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1 14:51:00 来源:烟台文明网
岳家圈村位于烟台市蓬莱小门家镇驻地以西5公里,紧邻302省道,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村民239户、659人,村域面积2.5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200亩,耕地面积860亩,果园510亩,背靠抓髻山,前临黄水河,自然资源丰富,同时还拥有王母娘娘庙、仙人脚石等人文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合力,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立足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景区
以油菜花为生态旅游切入点,致力于发展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及相关的关联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提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一个可学可鉴的蓬莱样板。通过不断完善村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四区两带”规划模式,做活农文旅融合文章,实现镇域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整个项目计划包含沿河主题民宿区、乡村游乐休闲区、蟠桃果林体验区、田园花海游赏区、湿地骑行游览带、山地越野登高带,以打通“岳家圈-黄水河-艾山”西部乡村旅游大环线,进一步提升“丘陵胜地·山水岳圈”品牌影响力。在村内绘制“女神”、花海主题文化长廊400平方米,成功举办垂钓文化节等乡村振兴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登蓬莱阁·回小门家”品牌;举办“油菜花摄影大赛”,赏花季期间,数万人的客流量,主流媒体的报道,带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聚焦,打造了独树一帜的镇域名片。

在岳家圈村举办的“登蓬莱阁 回小门家”垂钓文化节钓鱼比赛现场
整治人居环境,夯实腾飞平台
围绕人居环境的提升,岳家圈村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和提升行动,昔日躲在深闺的落后小山村,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用制度约束破坏环境卫生行为,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成立卫生保洁队,定期清扫街道,清运垃圾,确保村庄长效保洁。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其中,硬化8纵22横30条村内街道和一条长900米、宽7米的环村路,总面积25000平方米,实现村庄全面硬化;安装路灯40盏,实现村庄全面亮化;栽植垂柳、百日红、月季等绿化苗木2100棵,对村内街道和黄水河两岸进行绿化,增加景观效果;对60户门前空地统一搭建高标准葡萄架,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增加农户收入;在村西北利用建筑废料填沟平地,建设统一规格的车库60个、公共停车场3处……如今的岳家圈村,村外碧水环流常年不竭,村中粉墙黛瓦花木扶疏,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岳家圈村航拍图
聚焦乡风文明,铸魂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需要铸魂。岳家圈村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着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实现了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文明习惯大改善、农村文明程度大提升,打造了宽松文明、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环境。
传承家风,树立村风,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通过村民自评、互评,共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和谐家庭、见义勇为好少年”五大类别共20户家庭,举办家风美德模范事迹展览,通过“知榜、议榜、评榜、上榜、管榜、用榜”等环节,宣传展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模范人物典型事迹,用老百姓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模范故事,教育感召村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营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
提升服务,繁荣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将提升服务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着力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多角度、深层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村委院内搭建了一座高标准戏台,在村东黄水河边规划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让群众“乐有所场”。建起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购置图书1000本,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动态,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开展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优质的文化直达基层,从而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的程度。

“登蓬莱阁 回小门家”文艺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