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10:32:00 来源:免费下载伟德app
编者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免费下载伟德app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文明建设“落地生根” 幸福图景“绽放开来”
一场场“沉浸式”理论宣讲会上“干货满满”,“红蓝跑团”穿梭于15分钟便民生活圈,用脚步丈量文明;“城市文明合伙人”联动企业、社会组织,为村居和社区带来优质服务资源,“齐悦·家”文化书院里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企业服务站的暖光照亮城市的轮廓……文明之花悄然绽放,化作可触摸的民生温度。今年以来,马尚街道聚力擦亮“马尚‘行’”品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从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勾勒出文明建设的“马尚样板”,为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先锋铸魂:红色基因里的文明根基
“大家认不认识这些器具是干什么的?”“先辈们用石磨把谷物磨成面粉,还有那些手工编织的竹篮、木桶,他们靠双手和汗水创造幸福生活,这些器具都见证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战胜贫困的历史......”在马尚街道九级村村史馆里,“村史馆里讲故事”宣讲正带领在场学生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革命先辈勤劳奋斗的年代,学生们沉浸其中,红色基因在触摸历史实物中传承。
先锋引领,夯实文明根基。“马尚·先锋行”通过打造“理论先锋”、“文化先锋”及“队伍先锋”,改变传统“课堂式”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里,“学‘习’进行时”“红色故事周周讲”沙龙让青年党员围坐畅谈初心,300余次“微课堂”让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马尚街道九级村开展“老兵讲故事”红色教育活动
“学”为基础,“做”为关键。“一线工作法”则让红色力量扎根基层。去年8月以来,街道机关干部带着“民情日记本”下沉37个村、社区,入户走访1.12万户,征集建议870余条,农贸市场商户的办证难题等520余个民生问题得到推进和解决,让群众看到了新变化,生活得到了新改善。
文化沁心:家门口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各位家长,您家孩子是不是写作业磨磨蹭蹭,半小时的题能做俩小时?今天我为大家来剖析。咱先从专注力说起,专注力=动力基石......”“学在马尚‘育’见未来”家长课堂里,张店区凯瑞小学的巩玉梅老师刚抛出这个问题,台下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三十多位家长正围坐成一圈听巩老师拆解“养护孩子的学习动力”之道。
以文化人聚民心,文明新风润心田。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居民身边,街道依托“城市文明合伙人”平台,积极探索“城市文化书院+”融合发展模式,广泛吸纳行业协会、文化团体、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社区达人等力量形成“达人库”,将社区文化资源“串珠成链”:齐悦国际社区的邻里趣味运动会上,居民们扛着“家庭队”旗帜角逐乒乓球冠军;龙凤苑社区的百家宴里,三十余户家庭端出拿手菜拼成“文化长桌”;60余场邻里文化活动如纽带,让钢筋水泥里的邻居变成了“巷口唠家常”的亲人;“学在马尚 “育’见未来”家长课堂、“半价学特长”“梦起航-家学苑”等20余个全龄段共享公益课堂让老中青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15分钟文化服务圈”让文化服务落地为触手可及的温暖。

马尚街道金石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
志愿暖心:“小管家”成长的实践课堂
“孩子们,你们认为当好楼长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乐于助人!”“是善于沟通!”6月21日上午,马尚街道祥瑞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我是楼栋小管家”活动吸引了众多“娃娃楼长”参加。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服务邻里的机会,培养其奉献精神,今年2月份,社区向7至12岁的孩子发出招募令,吸纳“娃娃楼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娃娃楼长’,这几个月来变化可不小,不仅比以前自律,也更有团队意识了,平时看到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家长翟文龙说。
“娃娃楼长”不是简单的头衔,而是马尚街道“志愿服务·马尚行”项目里跳动的青春脉搏。为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街道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社会实践平台,让孩子们在文化体验中悟道理,在科普实践里长本领,在文明劝导时明是非,祥瑞花园社区竞聘“祥瑞少年·娃娃楼长”,尚城社区成立“小鬼当家”志愿服务队,引导120余名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让社会的广阔舞台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成为社区“小当家”。

马尚街道祥瑞花园社区“娃娃楼长”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风尚润心:全民向善的文明接力
2024年11月,世纪花园社区将一份特殊的“优秀志愿者”喜报送到了居民李晨明孙子所在的学校,少年红着眼睛抚摸烫金奖状的场景,让全校师生为之动容。“喜报送万家”机制,让志愿者的家人也成为文明荣誉的共享者,闪耀的喜报在社区、学校、家庭之间架起精神传承的桥梁,成为激励全民向善的生动范本。
当文明风尚扎根在社区,“有景有爱”便生长出多元模样。近年来,马尚街道坚持推进文明成景八大行动、“有景有爱”实事项目,营造文明氛围,制作“文明尚尚”表情包并推广,设置公益广告2600余张,建设有爱广场2处,打造背街小巷美绘200余处;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专项行动,创新“文明小剧场”“乡风文明积分制”等方式,倡树移风易俗文明风尚;树榜样尚美德,推荐“淄博好人”26人次,推出“家家有好人,人人做好事,人人讲诚信”主题活动,2200余户家庭挂上了“好女儿家庭”“好妈妈家庭”“好妻子家庭”荣誉牌。
从墙面彩绘到喜报入户,这些基层实践如同文明拼图的最小单元,共同构成了城市文明的肌理。在这里,治理的精度丈量着民生的温度,每个“小切口”都在诉说同一个主题——当文明成为邻里间的日常默契,当治理渗透进社区的毛细血管,城市便有了最鲜活的文明风景。
当居民们在邻里文化节上共舞,当孩子们在“娃娃楼长”岗位上成长,当企业在便捷服务中发展……文明早已挣脱抽象的概念,化作看得见的笑脸、摸得着的温暖,在每一寸土地上“落地生根”。如今,理论宣讲的春风、文化服务的甘霖、志愿暖心的阳光,正让这幅幸福图景以最鲜活的姿态“绽放开来”,书写着文明创建的“马尚答案”。
(供稿:淄博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