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9 11:19:00 来源:免费下载伟德app
编者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集中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免费下载伟德app和“文明山东”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城市”“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村镇”“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单位”“德润齐鲁·全国文明校园”“德润齐鲁·全国文明家庭”“德润齐鲁·道德模范”等系列报道,在全社会树立见贤思齐、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美德山东”品牌,为“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始建于1952年的巨野县第一中学,始终将“立德力行 臻于至善”的校训融入血脉。近年来,学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构建起“思想铸魂、文化润心、师德立范、环境育人、实践担当”的五维体系,让文明从“口号”变为“行动”,从“校园”走向“社会”,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山东省首批省级特色高中、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这所扎根鲁西南大地70余载的老牌名校,正以“立德树人”为根,以“文明浸润”为魂,书写着新时代育人答卷。

思想筑基:让文明成为青春的“底色”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平凡中的善意’——外卖小哥冒雨送餐、保洁阿姨清晨清扫,这些身边人的坚守,其实都是文明的注脚。”在高三(9)班的思政课上,思政教师正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论述,与学生展开热烈讨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巨野一中的课堂上上演。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通过主题班会、红色研学、道德讲堂等载体,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扎根学生心田。学校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地,布置家庭作业,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敬老孝亲。党委书记杨华表示,学校通过“好少年”评选、事迹宣讲会等形式,让文明从“个体行为”升华为“群体自觉”。

巨野县第一中学举办“庚续五四薪火 青春挺膺担当”校园艺术节
文化浸润:让校园成为“诗意的远方”
漫步巨野一中校园,绿荫如盖,文化长廊里“校史故事”“师生书画”“文明创建成果”依次铺展;图书馆内,学生们伏案阅读;创客实验室内,学生“创客团队”调试机器人模型——这里是“书香校园”,更是“创新乐园”。
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学校依托数字化图书馆、创客实验室建设,助力学生特色发展。去年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已在校园推广。
艺术与体育同样精彩:校园艺术节上,班韵飞扬红歌赛热情似火;“校长杯”足球联赛连年延续;校辩论队入围全省八强。“我们不仅教知识,更教思考。”“文明不是单调的说教,而是多元的成长。”校长梁勇说,通过“一节一赛一活动”,学校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师德护航:让“大先生”引领“小树苗”
“同学们,这道题我再讲一遍——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希望你们真正理解数学的美。”数学组里的这句格言传承已久,阐释着对教育的赤诚。
巨野一中深知:教师是文明的“播种人”。近年来,学校实施“师德铸魂”工程,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最美教师”评选、师德案例分享会等活动,培育出一大批山东省特级教师、菏泽市名师、市级教学能手。“我们要求教师‘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学校党委负责人杨华介绍。学校建立“师德档案”,将日常观察、学生评教、家长反馈纳入考核,每年教师节公开表扬上学期涌现出来的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环境育人: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走进巨野一中,很难不被细节打动:教学楼走廊挂着学生手绘的“文明标语”,食堂墙面贴着“光盘行动”漫画,连绿化带里的指示牌都印着“一草一木皆生命”的温馨提示。
学校以“净化、绿化、美化”为抓手,打造“四季有景、处处有文化”的校园环境:牡丹园国色天香,月季园次第增春;定期开展的“最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让学生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翁”。“现在,学生主动捡垃圾、关紧水龙头已成习惯。”校长梁勇说。
实践担当:让文明从“校园”走向“社会”
“奶奶,我们给您带了米面油,今天教您用手机查天气预报。”每学期,巨野一中“阳光志愿者服务队”的学生们都会走进周边社区和敬老院,为老人送去温暖。这样的活动,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
从“文明校园”到“文明高地”,巨野一中用70余年的坚守证明: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正如杨华所说:“我们不仅要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要培养‘心灵丰盈、行动向善’的时代新人。”如今,这所鲁西南名校正以文明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天空下,飞向更辽阔的未来。
(供稿:菏泽市文明办)